玉山收費所里有一群“螺絲釘”
發布時間:2023-08-15 15:09:05 信息來源: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南昌南管理中心 瀏覽次數:
“如果你是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你的崗位?”,在南昌南管理中心玉山收費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默默無聞卻做著閃閃發光的事。他們勇于創新、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用實際行動詮釋“螺絲釘精神”。
勇于創新的“螺絲釘”
鄭海水是上饒東收費站一名辦事員,工作二十多年來,就愛鉆研各項“小發明”。在一次收費保暢工作中,他發現一輛突發故障的車輛,停滯在收費車道,因車輛無法掛檔,很難將車輛利用人力推出車道,極大的影響了其他車輛的正常通行。
為快速處理故障車,保障車道通暢。鄭海水經過三天三夜忙碌,終于組裝了一種“移車器”。使用者一個人便可以在幾分鐘內將車輛挪至安全區域,能快速有效地恢復車道的通行秩序。
前不久,鄭海水在收費車道檢查消防器材時,發現收費窗口一車輛,因通行卡滑進行擋風玻璃,司機和收費員都束手無策。
鄭海水知道后,他鉆進該車反復查看通行卡滑落的位置后,又迅速鉆出車子,返回辦公室。三分鐘后,他手里拿著一個簡易的“取卡器”,他小心翼翼將“取卡器”伸進通行卡滑落的位置,上下反復按壓后,輕輕一拽。通行卡奇跡般的被拽了出來。
“移車器”既省時又省力;“取卡器”同樣輕巧又快捷。在針對特殊情況有效解除了“故障”車輛長時間占道帶來的安全隱患,也保障了車道的正常通行,可謂是“小工具”發揮“大作用”。
愛崗敬業的“螺絲釘”
俞凱歌,22歲進入玉山收費站,是玉山收費站一名普通的收費員。一名典型的90后,有理想、有沖勁......小時候的我就羨慕高速人一身莊嚴的制服,羨慕他們甜美的微笑,更羨慕他們不知疲倦的精神,那時“高速夢”便悄悄在心里萌了芽。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夢想而奮斗。”收費工作雖然很單調,但俞凱歌依舊不忘初心,認真對待崗位上日復一日的瑣碎。偶爾也會碰到不配合工作的司機,而俞凱歌卻始終保持微笑,細心解釋收費政策,耐心化解僵局,一次又一次避免了收費矛盾。
2020年對俞凱歌來說是特殊的一年,因工作需要他被借調辦公室。每天穿梭在收費崗亭和辦公室之間,日復一日做著保暢和內業資料的平凡工作。同事們都說:“他文能提筆做宣傳,武能收費保暢通,是一個有朝氣、有想法、有沖勁、有責任感的年輕人。”
愛崗是他的責任,敬業是他的本分。一日我與他在辦公室商量工作,忽聽的桌子上的手機響起,他接通電話,雖然相隔幾米,但還能聽到手機里傳出的聲音:“兒啊,這周能回來不,你已經有三周沒回家了,你媽可想你了。”、“兒呀,你安心工作,你現在是一個入黨積極分子了,一定要以真正的共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說了你好好工作吧”,“謝謝媽媽的支持……”掛上電話,沉默了許久,他嘴里不停嘮念著:“我也想家了”......
甘于奉獻的“螺絲釘”
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一干就是27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不言棄對事業的追求,從不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立足本職,兢兢業業,無私奉獻。他就是廣豐收費站收費一班班長陳衛水。
陳衛水總是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每一項工作,力圖把工作做實、做細、做扎實,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每一個任務,勤勤懇懇,從不“討價還價”,也不“挑肥揀瘦”。特別是成為收費一班班長之后。在他的帶領下,頂住了壓力大、強度高、任務重、人手少等難題,硬是取得了連續優秀班組的榮號。
有人問收費一線什么工作最難,陳衛水幾乎脫口而出:“保暢”。為了做好保通保暢工作,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前不久中班,下午15:10左右,接到通知因高速事故,將在廣豐站進行車輛分流,可能持續三個小時,原本16時下班回去陪母親去醫院的事被擱置了。頂著40多度的高溫和明晃晃的烈日,陳衛水穿梭在擁擠的車潮中,不推諉不抱怨,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他一貫的工作作風。
“他就是一個老頑童,也是我們可愛的老Baby”,這是組員們對班長陳衛水一致的評價。1974年出生的他,憨厚豁達。他所帶的班組是全站最年輕化的。全班平均年齡27歲,年近50的陳衛水說,和你們在一起,把我的顏值拉高了,把我的年齡拉低了。“他對人真誠,常常呵護我們。”一次保暢工作之后,因淋雨的緣故,班員小顧出現發燒現象,陳衛水得知后,幫他又是泡藥、又是量體溫,一次一次幫她噴酒精降溫。最后讓她坐在ETC車道職守,他則替她坐道收費4個多小時。
螺絲釘雖小,但責任重大。他們是高速公路上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用自己小小的力量推動收費站在服務美好出行的路上行穩致遠。(玉山所)
勇于創新的“螺絲釘”
鄭海水是上饒東收費站一名辦事員,工作二十多年來,就愛鉆研各項“小發明”。在一次收費保暢工作中,他發現一輛突發故障的車輛,停滯在收費車道,因車輛無法掛檔,很難將車輛利用人力推出車道,極大的影響了其他車輛的正常通行。
為快速處理故障車,保障車道通暢。鄭海水經過三天三夜忙碌,終于組裝了一種“移車器”。使用者一個人便可以在幾分鐘內將車輛挪至安全區域,能快速有效地恢復車道的通行秩序。
前不久,鄭海水在收費車道檢查消防器材時,發現收費窗口一車輛,因通行卡滑進行擋風玻璃,司機和收費員都束手無策。
鄭海水知道后,他鉆進該車反復查看通行卡滑落的位置后,又迅速鉆出車子,返回辦公室。三分鐘后,他手里拿著一個簡易的“取卡器”,他小心翼翼將“取卡器”伸進通行卡滑落的位置,上下反復按壓后,輕輕一拽。通行卡奇跡般的被拽了出來。
“移車器”既省時又省力;“取卡器”同樣輕巧又快捷。在針對特殊情況有效解除了“故障”車輛長時間占道帶來的安全隱患,也保障了車道的正常通行,可謂是“小工具”發揮“大作用”。
愛崗敬業的“螺絲釘”
俞凱歌,22歲進入玉山收費站,是玉山收費站一名普通的收費員。一名典型的90后,有理想、有沖勁......小時候的我就羨慕高速人一身莊嚴的制服,羨慕他們甜美的微笑,更羨慕他們不知疲倦的精神,那時“高速夢”便悄悄在心里萌了芽。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夢想而奮斗。”收費工作雖然很單調,但俞凱歌依舊不忘初心,認真對待崗位上日復一日的瑣碎。偶爾也會碰到不配合工作的司機,而俞凱歌卻始終保持微笑,細心解釋收費政策,耐心化解僵局,一次又一次避免了收費矛盾。
2020年對俞凱歌來說是特殊的一年,因工作需要他被借調辦公室。每天穿梭在收費崗亭和辦公室之間,日復一日做著保暢和內業資料的平凡工作。同事們都說:“他文能提筆做宣傳,武能收費保暢通,是一個有朝氣、有想法、有沖勁、有責任感的年輕人。”
愛崗是他的責任,敬業是他的本分。一日我與他在辦公室商量工作,忽聽的桌子上的手機響起,他接通電話,雖然相隔幾米,但還能聽到手機里傳出的聲音:“兒啊,這周能回來不,你已經有三周沒回家了,你媽可想你了。”、“兒呀,你安心工作,你現在是一個入黨積極分子了,一定要以真正的共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說了你好好工作吧”,“謝謝媽媽的支持……”掛上電話,沉默了許久,他嘴里不停嘮念著:“我也想家了”......
甘于奉獻的“螺絲釘”
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一干就是27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不言棄對事業的追求,從不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立足本職,兢兢業業,無私奉獻。他就是廣豐收費站收費一班班長陳衛水。
陳衛水總是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每一項工作,力圖把工作做實、做細、做扎實,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每一個任務,勤勤懇懇,從不“討價還價”,也不“挑肥揀瘦”。特別是成為收費一班班長之后。在他的帶領下,頂住了壓力大、強度高、任務重、人手少等難題,硬是取得了連續優秀班組的榮號。
有人問收費一線什么工作最難,陳衛水幾乎脫口而出:“保暢”。為了做好保通保暢工作,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前不久中班,下午15:10左右,接到通知因高速事故,將在廣豐站進行車輛分流,可能持續三個小時,原本16時下班回去陪母親去醫院的事被擱置了。頂著40多度的高溫和明晃晃的烈日,陳衛水穿梭在擁擠的車潮中,不推諉不抱怨,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他一貫的工作作風。
“他就是一個老頑童,也是我們可愛的老Baby”,這是組員們對班長陳衛水一致的評價。1974年出生的他,憨厚豁達。他所帶的班組是全站最年輕化的。全班平均年齡27歲,年近50的陳衛水說,和你們在一起,把我的顏值拉高了,把我的年齡拉低了。“他對人真誠,常常呵護我們。”一次保暢工作之后,因淋雨的緣故,班員小顧出現發燒現象,陳衛水得知后,幫他又是泡藥、又是量體溫,一次一次幫她噴酒精降溫。最后讓她坐在ETC車道職守,他則替她坐道收費4個多小時。
螺絲釘雖小,但責任重大。他們是高速公路上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用自己小小的力量推動收費站在服務美好出行的路上行穩致遠。(玉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