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障救援隊:點點繁星映春運
發布時間:2021-02-13 09:47:34 信息來源: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南昌南管理中心 瀏覽次數:
在滬昆高速梨溫路段,總是會出現一群橙衣戰士的身影,他們忙忙碌碌,不管刮風下雨,還是炎暑酷溫,他們開著黃色的清障車,幫助著一輛又一輛需要救援的車輛解決困難。他們是省交投集團南昌南管理中心從事高速清障救援的隊員們。
一個人,兩份職責

應文濤是一名清障員,作為一名95后,他有著異于同齡人的吃苦耐勞精神。
他家住南昌,春運期間,卻主動請纓去車流最大、事故最多、離家最遠的玉山中隊,他說:“現在剛成立不久,大部分都是新員工,我是來得最早的一批清障員,年紀最小,理應去最苦最累的地方。”
由于人手不足,隊里缺少人手做內業,中隊負責人問他是否愿意兼任一下,他一口就答應了。從此以后,他一人擔著兩份責任,除去在路上作業的時間,剩下的時候都泡在了辦公室整理內業資料,就連跟女朋友打電話的時間都少了許多。他女朋友總是說:“我感覺你的‘女朋友’已經變成工作了,它陪你的時間可比我多多了。”清障隊的內業工作繁瑣又雜亂,他作為門外漢只能硬著頭皮,一點點學習,不懂就問,最后終于把內業工作這塊硬骨頭全部啃了下來,現在兩份工作都得心應手。中隊長經常問他累不累,他說:“不累,雖然事情很多,但是我感覺很充實,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同事們經常提到他,都會豎起大拇指:“小伙子很有干勁,不怕吃苦”。面對同事們的稱贊,他說:“領導既然讓我做這份工作,是對我的信任,我也沒干什么大事,都是分內工作。”春運臨近,工作壓力都慢慢加重,他經常晚上整理資料加班到半夜,卻從來沒有半句怨言,他說:“年輕人就是要多干點活,我很樂意。”
大家眼中的“老黃牛”

“老張,歇會了。”
“老張,先吃飯啦!”
“老張,等下再弄,先休息會吧!”
“老張、老張、老張.”
張永義,一名退伍老兵,一個閑不住的人,一個名叫“老張”的老黃牛。他去年9月份來到了清障救援隊,帶著一身的干勁,不管隊里什么事情,他都身先士卒,沖鋒在前。每天從早到晚,只要有事故,他就跟著一起上路,很多東西都是第一次接觸,他就一步一個腳印地學,他說:“現在上了年紀了,學東西慢,但是只要肯學,沒有我學不會的!”
工作中,他總是第一個上前檢查、打黃油、鉆車底,從來不怕干臟活、累活。半夜只要有事故,他都要跟著一起去路上預警,指揮疏導交通,讓白天操勞的同事們多休息休息。回來后,他也會偷偷摸摸來到隊員房間看看,幫他們蓋蓋被子。
遇上大型貨車因為處理事故停在停車場,他都會去噓寒問暖,幫司機聯系交警、早中晚送飯、嘮嘮家常、搬搬貨,這些都是他做得最不起眼的事,也是最讓人值得欽佩的事。
能文能武的“昆昆”
“569南昌方向事故,一輛小車故障,需要救援……”無論黑夜白天,只要接到救援任務,嚴成昆迅速檢查裝備,以最快的速度趕赴現場。
他以前是一名收費員,通過參加南昌南管理中心清障救援隊內部選拔考試,調入清障救援隊,大家喜歡叫他“昆昆”,他是隊里年紀最小的清障員。破碎的事故現場、復雜的路損勘查、早晚的道路巡查……無論是寒冷的雪天雨夜,還是炎熱的高溫酷暑,你總能在路上看到他的橙衣身影。
有一天凌晨1點多,滬昆高速南昌方向K569路段,一輛小轎車撞上邊護欄造成車輛前軸斷裂,事故車占用慢車道——這是他作為清障員處理的第一單救援任務。接到報警指令后,他立即與隊員一起趕赴現場,按照之前實操訓練的操作流程,他迅速擺放安全錐、仔細勘察現場,制定好救援方案后,以最快的速度將事故車拖離高速。他說:“第一次完成一單救援任務,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經過半年多的歷練,他不斷地學習、充電,除了在路上作業,平日里他還喜歡寫寫東西,用筆記錄下日常的點點滴滴。因為他骨子里的一股韌性與沖勁,使他總能在新環境里快速成長。他說:“學無止境,一顆追求完美、不輕言放棄的心始終激勵著我砥礪前行,在每一個崗位上實現完美的蛻變與升華。”
平易近人的“老陳”

黝黑的皮膚,靦腆的笑容,總能讓人感到他的熱心和真誠。2018年底,他主動申請加入清障救援隊,成為清障隊伍中的一員,用自己的方式描繪絢麗的色彩。他是陳黨生,大家都叫他“老陳”。
在國道高速從事收費工作二十多年了,轉到清障救援隊,對于他來說,是新的開始,各項工作都要從頭學、從頭做。作為“生手”,他是全隊學習最認真的隊員,從學習操作各種拖車到學習吊車操作,每一項他都要仔細研究、悟透。他經常跟培訓師傅屁股后面打轉,有什么不懂的就向師傅請教。有什么吃不透的地方,他就一個人埋頭苦練, 因為他下定決心:一定要熟練掌握所有門道和技術,才有資格跟時間賽跑!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江蘇徐工培訓期間,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上崗證書。因工作需要,陳黨生作為第一批清障主力,主動前往車流量最大的玉山中隊,用自己的力量為廣大司乘提供最快速、最安全的服務。
樣樣精通的“徐大廚”

從收費站出口不時傳來一陣警笛聲,聞聲而望,一個身著黃色工作服的男子正駕駛著一輛黃色的清障車迎面駛來。他叫徐云峰,是鷹潭中隊的一名駕操手。
徐云峰從事駕駛員工作已經有12個年頭了,2020年3月他加入了清障救援隊這個大家庭。因為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在事故現場,他總是能以嫻熟的動作快速地將車輛拖離高速,號稱隊里的“閃電手”。不管開車、修車、保養,還是電焊、切割、水電,他都樣樣精通。平日里,大家如果有東西需要修理,都喜歡找他幫忙,不僅如此,大家更愛他的“蛋炒飯”。下廚可謂是他的拿手好戲,因為廚藝精湛,大家都叫他“徐大廚”。每回半夜出車去路上作業回來,他都會為兄弟們燒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蛋炒飯。徐大廚說:“我最大的愛好就是吃,所以到處跟人學,沒想到還真學得挺好。半夜出車回來大家都餓了,反正也沒事,就再給大家燒頓唄。”
有一回,他跟搭檔凌晨2點多去路上拖了一輛大型貨車回停車場,司機因為車輛壞了,加上要辦理事故手續,只能在停車場過夜,第二天再走。他把車拖到停車場后,正準備離去,看到司機在車上翻找東西,便上前詢問,原來是司機餓了,想找桶泡面吃。他說:“泡面吃了不健康,你等會兒,我給你炒碗蛋炒飯。”過了十幾分鐘,一碗熱乎乎的蛋炒飯便送到了司機的手里,司機激動地說:“你們的服務太熱情了,真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溫暖了我的心!”
他們沒有光芒耀眼的豐功偉業,也沒有可歌可泣的感人壯舉,他們有的只是在最平凡崗位上的堅守、最危險處的堅毅、最困難關頭的堅持。今年春運,這幫人又在堅守、奉獻,像一顆顆平凡的星星,映襯著春運中不同的平凡而感人的小故事,平淡而堅定,演繹著無悔人生。(清障救援隊)
一個人,兩份職責

應文濤是一名清障員,作為一名95后,他有著異于同齡人的吃苦耐勞精神。
他家住南昌,春運期間,卻主動請纓去車流最大、事故最多、離家最遠的玉山中隊,他說:“現在剛成立不久,大部分都是新員工,我是來得最早的一批清障員,年紀最小,理應去最苦最累的地方。”
由于人手不足,隊里缺少人手做內業,中隊負責人問他是否愿意兼任一下,他一口就答應了。從此以后,他一人擔著兩份責任,除去在路上作業的時間,剩下的時候都泡在了辦公室整理內業資料,就連跟女朋友打電話的時間都少了許多。他女朋友總是說:“我感覺你的‘女朋友’已經變成工作了,它陪你的時間可比我多多了。”清障隊的內業工作繁瑣又雜亂,他作為門外漢只能硬著頭皮,一點點學習,不懂就問,最后終于把內業工作這塊硬骨頭全部啃了下來,現在兩份工作都得心應手。中隊長經常問他累不累,他說:“不累,雖然事情很多,但是我感覺很充實,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同事們經常提到他,都會豎起大拇指:“小伙子很有干勁,不怕吃苦”。面對同事們的稱贊,他說:“領導既然讓我做這份工作,是對我的信任,我也沒干什么大事,都是分內工作。”春運臨近,工作壓力都慢慢加重,他經常晚上整理資料加班到半夜,卻從來沒有半句怨言,他說:“年輕人就是要多干點活,我很樂意。”
大家眼中的“老黃牛”

“老張,歇會了。”
“老張,先吃飯啦!”
“老張,等下再弄,先休息會吧!”
“老張、老張、老張.”
張永義,一名退伍老兵,一個閑不住的人,一個名叫“老張”的老黃牛。他去年9月份來到了清障救援隊,帶著一身的干勁,不管隊里什么事情,他都身先士卒,沖鋒在前。每天從早到晚,只要有事故,他就跟著一起上路,很多東西都是第一次接觸,他就一步一個腳印地學,他說:“現在上了年紀了,學東西慢,但是只要肯學,沒有我學不會的!”
工作中,他總是第一個上前檢查、打黃油、鉆車底,從來不怕干臟活、累活。半夜只要有事故,他都要跟著一起去路上預警,指揮疏導交通,讓白天操勞的同事們多休息休息。回來后,他也會偷偷摸摸來到隊員房間看看,幫他們蓋蓋被子。
遇上大型貨車因為處理事故停在停車場,他都會去噓寒問暖,幫司機聯系交警、早中晚送飯、嘮嘮家常、搬搬貨,這些都是他做得最不起眼的事,也是最讓人值得欽佩的事。
能文能武的“昆昆”

他以前是一名收費員,通過參加南昌南管理中心清障救援隊內部選拔考試,調入清障救援隊,大家喜歡叫他“昆昆”,他是隊里年紀最小的清障員。破碎的事故現場、復雜的路損勘查、早晚的道路巡查……無論是寒冷的雪天雨夜,還是炎熱的高溫酷暑,你總能在路上看到他的橙衣身影。
有一天凌晨1點多,滬昆高速南昌方向K569路段,一輛小轎車撞上邊護欄造成車輛前軸斷裂,事故車占用慢車道——這是他作為清障員處理的第一單救援任務。接到報警指令后,他立即與隊員一起趕赴現場,按照之前實操訓練的操作流程,他迅速擺放安全錐、仔細勘察現場,制定好救援方案后,以最快的速度將事故車拖離高速。他說:“第一次完成一單救援任務,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經過半年多的歷練,他不斷地學習、充電,除了在路上作業,平日里他還喜歡寫寫東西,用筆記錄下日常的點點滴滴。因為他骨子里的一股韌性與沖勁,使他總能在新環境里快速成長。他說:“學無止境,一顆追求完美、不輕言放棄的心始終激勵著我砥礪前行,在每一個崗位上實現完美的蛻變與升華。”
平易近人的“老陳”

黝黑的皮膚,靦腆的笑容,總能讓人感到他的熱心和真誠。2018年底,他主動申請加入清障救援隊,成為清障隊伍中的一員,用自己的方式描繪絢麗的色彩。他是陳黨生,大家都叫他“老陳”。
在國道高速從事收費工作二十多年了,轉到清障救援隊,對于他來說,是新的開始,各項工作都要從頭學、從頭做。作為“生手”,他是全隊學習最認真的隊員,從學習操作各種拖車到學習吊車操作,每一項他都要仔細研究、悟透。他經常跟培訓師傅屁股后面打轉,有什么不懂的就向師傅請教。有什么吃不透的地方,他就一個人埋頭苦練, 因為他下定決心:一定要熟練掌握所有門道和技術,才有資格跟時間賽跑!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江蘇徐工培訓期間,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上崗證書。因工作需要,陳黨生作為第一批清障主力,主動前往車流量最大的玉山中隊,用自己的力量為廣大司乘提供最快速、最安全的服務。
樣樣精通的“徐大廚”

從收費站出口不時傳來一陣警笛聲,聞聲而望,一個身著黃色工作服的男子正駕駛著一輛黃色的清障車迎面駛來。他叫徐云峰,是鷹潭中隊的一名駕操手。
徐云峰從事駕駛員工作已經有12個年頭了,2020年3月他加入了清障救援隊這個大家庭。因為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在事故現場,他總是能以嫻熟的動作快速地將車輛拖離高速,號稱隊里的“閃電手”。不管開車、修車、保養,還是電焊、切割、水電,他都樣樣精通。平日里,大家如果有東西需要修理,都喜歡找他幫忙,不僅如此,大家更愛他的“蛋炒飯”。下廚可謂是他的拿手好戲,因為廚藝精湛,大家都叫他“徐大廚”。每回半夜出車去路上作業回來,他都會為兄弟們燒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蛋炒飯。徐大廚說:“我最大的愛好就是吃,所以到處跟人學,沒想到還真學得挺好。半夜出車回來大家都餓了,反正也沒事,就再給大家燒頓唄。”
有一回,他跟搭檔凌晨2點多去路上拖了一輛大型貨車回停車場,司機因為車輛壞了,加上要辦理事故手續,只能在停車場過夜,第二天再走。他把車拖到停車場后,正準備離去,看到司機在車上翻找東西,便上前詢問,原來是司機餓了,想找桶泡面吃。他說:“泡面吃了不健康,你等會兒,我給你炒碗蛋炒飯。”過了十幾分鐘,一碗熱乎乎的蛋炒飯便送到了司機的手里,司機激動地說:“你們的服務太熱情了,真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溫暖了我的心!”
他們沒有光芒耀眼的豐功偉業,也沒有可歌可泣的感人壯舉,他們有的只是在最平凡崗位上的堅守、最危險處的堅毅、最困難關頭的堅持。今年春運,這幫人又在堅守、奉獻,像一顆顆平凡的星星,映襯著春運中不同的平凡而感人的小故事,平淡而堅定,演繹著無悔人生。(清障救援隊)
上一篇:春運小故事:收費站里夫妻檔
下一篇:春運我在崗:收費站的值班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