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春運路】雙職工的春運檔:因為近 所以遠
發布時間:2023-01-31 11:27:10 信息來源: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南昌南管理中心 瀏覽次數:
“水興,路上車多,你作業時要注意安全。”
“嗯,我知道的,別擔心。”
1月26日下午12點06分,王水興正在食堂吃晚飯,突然值班電話響起,水興立馬放下碗筷準備跟隊友一起上路,坐在一旁的妻子付斌霞略顯緊張地叮囑了一句,落下的心又懸了起來。
家住橫峰縣的王水興和付斌霞是南昌南車輛救援大隊楊梅嶺中隊的救援員和內業員。這是他們夫妻倆在單位共度的第5個年頭,由于工作性質,雖然離家只有18公里,但是王水興需要在單位值守整整21天才能回一趟家。
每每談起家里的事,水興總是會一臉愧疚,今年春節,他毅然決定繼續留在單位度過,因為近,所以遠,把回家的機會讓給其他離家更遠的隊員。

家中年事已高、身體病重的父親、3個年幼的孩子,其中最小的才3歲,只能靠母親一人白天在家照顧,付斌霞下班后6點半趕到家中,接過婆婆的手,輔導大的寫作業,安頓小的洗漱睡覺,等所有人都休息了,再準備一家人明天的早餐,一忙也到了夜里12點。
年幼的孩子總是問付斌霞:“媽媽,為什么你和爸爸在一個地方上班,每天卻只有你一個人回家呢?”“爸爸今年可不可以回家過年呢?”付斌霞只能摸摸孩子們的頭,安慰地說道:“因為路上的車子們更需要爸爸呀,它們壞在了路上,爸爸會立馬去救援,幫助它們順利地平安回家。”“雖然爸爸今年不能跟我們一起過年,但是他放假休息的時候也能回來陪我們,對不對?”孩子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渴望父愛的小眼睛似乎也充滿了淚水。
在楊梅嶺中隊,王水興所在的班組有一個很巧合的現象,就是每每輪到他們當班的時候,剛剛要準備吃飯亦或是剛吃上兩口飯,值班電話便會響起那熟悉的鈴聲,救援工單又來了,他們立即放下碗筷,趕去路上救援。大家總會開著玩笑說:“水興、學文到底是絕配二人組呀,吃飯就是雷打不動得上趟路!”
春節過后,王水興所在的楊梅嶺中隊承擔著巨大的返程保暢壓力,平均每天工單量在25起左右,這也是一年當中最繁忙的時節之一,3組人加上中隊長和班長24小時輪流上路巡邏、預警、救援、疏導交通,短短的56公里路程,他們已經熟悉地不能再熟悉了。

坐在辦公室負責內業的付斌霞,除了在心里祈禱水興的平安外,只能靠埋頭工作來消除自己內心的焦慮,她每天都是第一個到達辦公室,也是最后一個離開的人。
她總說:“雖然不是我一個人負責內業工作,但是班長除了做內業還要兼顧著去路上幫忙,不分白天黑夜,我不能去路上幫忙,但卻可以幫他們做好內業工作。”(童涵宇)
“嗯,我知道的,別擔心。”
1月26日下午12點06分,王水興正在食堂吃晚飯,突然值班電話響起,水興立馬放下碗筷準備跟隊友一起上路,坐在一旁的妻子付斌霞略顯緊張地叮囑了一句,落下的心又懸了起來。
家住橫峰縣的王水興和付斌霞是南昌南車輛救援大隊楊梅嶺中隊的救援員和內業員。這是他們夫妻倆在單位共度的第5個年頭,由于工作性質,雖然離家只有18公里,但是王水興需要在單位值守整整21天才能回一趟家。
每每談起家里的事,水興總是會一臉愧疚,今年春節,他毅然決定繼續留在單位度過,因為近,所以遠,把回家的機會讓給其他離家更遠的隊員。

家中年事已高、身體病重的父親、3個年幼的孩子,其中最小的才3歲,只能靠母親一人白天在家照顧,付斌霞下班后6點半趕到家中,接過婆婆的手,輔導大的寫作業,安頓小的洗漱睡覺,等所有人都休息了,再準備一家人明天的早餐,一忙也到了夜里12點。
年幼的孩子總是問付斌霞:“媽媽,為什么你和爸爸在一個地方上班,每天卻只有你一個人回家呢?”“爸爸今年可不可以回家過年呢?”付斌霞只能摸摸孩子們的頭,安慰地說道:“因為路上的車子們更需要爸爸呀,它們壞在了路上,爸爸會立馬去救援,幫助它們順利地平安回家。”“雖然爸爸今年不能跟我們一起過年,但是他放假休息的時候也能回來陪我們,對不對?”孩子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渴望父愛的小眼睛似乎也充滿了淚水。
在楊梅嶺中隊,王水興所在的班組有一個很巧合的現象,就是每每輪到他們當班的時候,剛剛要準備吃飯亦或是剛吃上兩口飯,值班電話便會響起那熟悉的鈴聲,救援工單又來了,他們立即放下碗筷,趕去路上救援。大家總會開著玩笑說:“水興、學文到底是絕配二人組呀,吃飯就是雷打不動得上趟路!”
春節過后,王水興所在的楊梅嶺中隊承擔著巨大的返程保暢壓力,平均每天工單量在25起左右,這也是一年當中最繁忙的時節之一,3組人加上中隊長和班長24小時輪流上路巡邏、預警、救援、疏導交通,短短的56公里路程,他們已經熟悉地不能再熟悉了。

坐在辦公室負責內業的付斌霞,除了在心里祈禱水興的平安外,只能靠埋頭工作來消除自己內心的焦慮,她每天都是第一個到達辦公室,也是最后一個離開的人。
她總說:“雖然不是我一個人負責內業工作,但是班長除了做內業還要兼顧著去路上幫忙,不分白天黑夜,我不能去路上幫忙,但卻可以幫他們做好內業工作。”(童涵宇)
上一篇:【建功南昌南 發展大家談】杜市收費所黨支部委員何健強:班組品牌創建淺談
下一篇:【建功南昌南 發展大家談】東鄉收費所張維:探索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