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溫高速:為安全暢通擔起責任
發布時間:2013-12-02 11:16:02 信息來源: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南昌南管理中心 瀏覽次數:
隨著江西省內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的增長,人們在享受出行提速、服務升級的同時,與之而來的暢通與安全、事故與責任等各種矛盾也日益凸顯。梨溫高速公路公司在利益與權益,責任與公德之間,作出了崇高的選擇:把感恩時代化為行動,為安全暢通擔起責任。
為人民與社會擔責
有這樣幾則報道:
2009年6月29日,在梨溫高速K475KM+652M處,一輛車牌號為浙GZV0**的豐田轎車因操作失當先撞上高速公路右側防護欄,后撞上了年僅6歲的小璐。小璐是高速公路附近的農家小孩,剛從隔離柵爬上高速公路玩耍,不幸被撞,造成脊髓、胸髓損傷伴截癱,一級傷殘,年幼的他還不諳人世,但漫長的人生路還有許多困難在等待……
2010年10月,范某駕駛浙K94***號小型轎車于梨溫高速448KM+147M處,撞傷正在騎自行車的小邱。據邱某表述,他從缺損的防護欄鉆入高速公路,想要在高速上騎“快”車。
……
一起起血的事故已經發生或正要發生,作為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面對著各種形式的事故糾紛,應該怎么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七條:“行人、非機動車以及設計時速低于七十公里的機動車輛,不得進入高速公路”。有隔離柵,有防護網,再出現這樣的事故,高速公路經營管理部門應該不需要承擔相關責任。但社會和諧發展需要每個人的平安幸福作基礎,人的生命尊嚴需要全社會來呵護。
在面對故事和責任時,梨溫高速負責人表示“作為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我們有義務為提供良好的通行服務;作為國有企業,我們應該肩負起更加重要的社會責任。”于是,他們把責任的份量放到最大,把安全防犯做得最細。
用心做管理,盡責我先行
防止行人及非機動車輛上高速,梨溫公司從管理層到收費員一直十分重視。
“多說幾句、麻煩幾分,多做一點,不會掉塊肉,卻很可能挽救一條鮮活的生命,求心安”每個收費員心里都裝著這竿秤:一頭放著安全生產,一頭放著社會責任。
行人及非機動車輛上高速大致可以分為以三類人群:一是附近的居民,二是外來拾荒、流浪人員,三是在高速上下車的客車乘客。梨溫公司針對不同人群制訂了不同措施。對于居民,他們用廣告牌、宣傳欄等形式,以法制宣傳、安全教育為主,并建立一對一幫扶地點,加強了與當地居民的聯系;對于外來拾荒、流浪人員,他們組織流動巡邏隊,及時發現勸離,或送走;對于高速上下車的客車乘客,他們開展說服教育,然后幫助他們聯系車輛乘車離開。
在不斷累積經驗的基礎上,梨溫公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針對行人上高速的“點、線、面”相結合的安全管理體系。在“點”上,他們做好收費廣場區域的安全管理,及時驅逐、勸離小販、拾荒及其余閑雜人員。在“線”上,他們及時巡察、記錄、修復道路隔離柵的狀況,防止附近有人通過破損隔離柵,穿行高速公路;在“面”上,由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交警、路政組成的集視頻監控、信息報送、聯動救援和聯合執法“四位一體”的聯勤聯動機制。
耐心細致的工作,常常讓被勸離人員信服和感動。
2013年春節,一位名叫劉旭的老人要從鷹潭西收費上高速找車回家,被收費員小張攔住。老人認為自己不犯法,為什么不讓走?小張耐心地向他解釋。經過耐心細致的說服,老人終于聽從安排,放棄了行動。老人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在留言卡中這樣寫道:“我活了60個年頭了,從沒有看到過如此甜美的笑容,聽到來自陌生人如此真摯的關心。你們這群小丫頭讓我體會到了家人般的溫暖。謝謝你們!”
加強兩地合作,改善安全環境
“即使天天巡路,時時盯防收費廣場,也真的很難做到完全地杜絕這種情況。光靠我們,力量太單薄了”梨溫公司負責安全的同志告訴我們。
梨溫高速上饒西一處隔離柵先后修復過十余次。原因并非修復質量不過關,而是被附近的不法修車商家利用老虎鉗反復破壞所致。而這種破損的隔離柵極易招致行人上高速。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為了防止此類現象出現,梨溫公司各管理處加強與當地政府及執法部門聯系,建立公共安全服務點,深入附近“情況較嚴重”的村鎮進行普法宣傳,宣傳道路安全理念,加強打擊違法行為,保障高速公路安全設施的安全有效益。同時每年義務印制溫馨提示卡,向過往司乘發放。高速交警、路政方面加強道路巡察執法力度,建立起安全暢通牢固的預防機制。
自從落實安全責任,強化安全措施后,梨溫高速公路行人及非機動車輛上高速事故發生率逐年下降,梨溫高速扎實的預防措施讓無數生命幸免遇難,這項感恩的行動也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朱沛東 熊婭萍)
為人民與社會擔責
有這樣幾則報道:
2009年6月29日,在梨溫高速K475KM+652M處,一輛車牌號為浙GZV0**的豐田轎車因操作失當先撞上高速公路右側防護欄,后撞上了年僅6歲的小璐。小璐是高速公路附近的農家小孩,剛從隔離柵爬上高速公路玩耍,不幸被撞,造成脊髓、胸髓損傷伴截癱,一級傷殘,年幼的他還不諳人世,但漫長的人生路還有許多困難在等待……
2010年10月,范某駕駛浙K94***號小型轎車于梨溫高速448KM+147M處,撞傷正在騎自行車的小邱。據邱某表述,他從缺損的防護欄鉆入高速公路,想要在高速上騎“快”車。
……
一起起血的事故已經發生或正要發生,作為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面對著各種形式的事故糾紛,應該怎么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七條:“行人、非機動車以及設計時速低于七十公里的機動車輛,不得進入高速公路”。有隔離柵,有防護網,再出現這樣的事故,高速公路經營管理部門應該不需要承擔相關責任。但社會和諧發展需要每個人的平安幸福作基礎,人的生命尊嚴需要全社會來呵護。
在面對故事和責任時,梨溫高速負責人表示“作為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我們有義務為提供良好的通行服務;作為國有企業,我們應該肩負起更加重要的社會責任。”于是,他們把責任的份量放到最大,把安全防犯做得最細。
用心做管理,盡責我先行
防止行人及非機動車輛上高速,梨溫公司從管理層到收費員一直十分重視。
“多說幾句、麻煩幾分,多做一點,不會掉塊肉,卻很可能挽救一條鮮活的生命,求心安”每個收費員心里都裝著這竿秤:一頭放著安全生產,一頭放著社會責任。
行人及非機動車輛上高速大致可以分為以三類人群:一是附近的居民,二是外來拾荒、流浪人員,三是在高速上下車的客車乘客。梨溫公司針對不同人群制訂了不同措施。對于居民,他們用廣告牌、宣傳欄等形式,以法制宣傳、安全教育為主,并建立一對一幫扶地點,加強了與當地居民的聯系;對于外來拾荒、流浪人員,他們組織流動巡邏隊,及時發現勸離,或送走;對于高速上下車的客車乘客,他們開展說服教育,然后幫助他們聯系車輛乘車離開。
在不斷累積經驗的基礎上,梨溫公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針對行人上高速的“點、線、面”相結合的安全管理體系。在“點”上,他們做好收費廣場區域的安全管理,及時驅逐、勸離小販、拾荒及其余閑雜人員。在“線”上,他們及時巡察、記錄、修復道路隔離柵的狀況,防止附近有人通過破損隔離柵,穿行高速公路;在“面”上,由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交警、路政組成的集視頻監控、信息報送、聯動救援和聯合執法“四位一體”的聯勤聯動機制。
耐心細致的工作,常常讓被勸離人員信服和感動。
2013年春節,一位名叫劉旭的老人要從鷹潭西收費上高速找車回家,被收費員小張攔住。老人認為自己不犯法,為什么不讓走?小張耐心地向他解釋。經過耐心細致的說服,老人終于聽從安排,放棄了行動。老人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在留言卡中這樣寫道:“我活了60個年頭了,從沒有看到過如此甜美的笑容,聽到來自陌生人如此真摯的關心。你們這群小丫頭讓我體會到了家人般的溫暖。謝謝你們!”
加強兩地合作,改善安全環境
“即使天天巡路,時時盯防收費廣場,也真的很難做到完全地杜絕這種情況。光靠我們,力量太單薄了”梨溫公司負責安全的同志告訴我們。
梨溫高速上饒西一處隔離柵先后修復過十余次。原因并非修復質量不過關,而是被附近的不法修車商家利用老虎鉗反復破壞所致。而這種破損的隔離柵極易招致行人上高速。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為了防止此類現象出現,梨溫公司各管理處加強與當地政府及執法部門聯系,建立公共安全服務點,深入附近“情況較嚴重”的村鎮進行普法宣傳,宣傳道路安全理念,加強打擊違法行為,保障高速公路安全設施的安全有效益。同時每年義務印制溫馨提示卡,向過往司乘發放。高速交警、路政方面加強道路巡察執法力度,建立起安全暢通牢固的預防機制。
自從落實安全責任,強化安全措施后,梨溫高速公路行人及非機動車輛上高速事故發生率逐年下降,梨溫高速扎實的預防措施讓無數生命幸免遇難,這項感恩的行動也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朱沛東 熊婭萍)
上一篇:東鄉管理處加強保護路產路權維護公司利益
下一篇:玉山管理處扎實做好冬季安全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