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山色看梨溫
發布時間:2013-04-22 16:31:13 信息來源: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南昌南管理中心 瀏覽次數:
245公里的梨溫高速,伸展在鄱陽湖支流之畔,用一種特有的江南翠綠貫通著贛浙兩地;蜿蜒在贛東北連綿的山區,用一種固定的黑色音符織成了山水靈動之歌,是一條翠綠中見證繁忙、繁忙中透著寧靜,又在寧靜中煥發著湖光山色的高速公路。省委省政府作出“一大四小”戰略決策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以來,梨溫公司按照省廳綠化工作會議部署,明確用5年時間使梨溫高速公路綠化、美化與路旁自然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形成人、車、路與大自然相協調的生態文明大通道,已取得階段成效。
文化立綠 延續好原生態風貌
梨溫高速途徑三清山、龍虎山、龜峰等國家級旅游風景區,串聯方志敏故居、懷玉山根據地等紅色旅游線,武夷山脈上饒境內有道教圣地葛仙山,穿過東鄉段靜逸的湖光山色、鷹潭段奔向遠古滄桑的信江,上饒地區點綴低矮錯落的江南民居,盤桓公路之上、靜臥在高速兩側…自然的風景后是濃郁贛東北民鄉文化的散發。如何順自然之勢,延續原生態風貌,持續進行生綠、護綠、養綠的施工,梨溫公司專門成立“一大四小”綠化工作組,以文化立綠,以生態保護為主線,從2008年起每年投入專項綠化資金400余萬元,聘請園林設計專家對全線綠化按照保護生態、因地制宜、經濟可行、功能高效的原則進行設計,設計注重短期美化,兼顧長期效果,突出重點,不斷在整體綠化效果上打造亮點。每年植樹育林的季節,沿線全方位掀起“一大四小”造林種植熱潮,先后完成東鄉、鷹潭、上饒等三對服務區綠化改造工作,服務區高桿燈裝飾成綠化景觀樹造型,全線邊坡累計種植莢竹桃9萬余棵,種植各類苗木50萬余株,初步形成了林木護路、綠化長廊的景觀效果。
行態創美 主線上四季有花三季常綠
按照一年基本覆綠,兩年提高完善,三年大見成效的工作目標。2009年,梨溫主線實現了“黃土不見天,巖石不裸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翠綠梨溫的綠化蘊含了各種形態和神韻,主線綠化線條流暢、邊坡綠化靈動起伏、服務區綠化亮點閃爍、互通區綠化特色彰顯,寫好了一篇科學養護的綠色文章。兩年來,先后引進專利技術自養式花池試點,攻克了紅砂巖石質邊坡綠化的難點,消除了綠化盲點,在高邊坡上引進適合固土護墻的葛藤種植,有效防護了水土流失。為確保苗木的存活率及持續生長能力,公司采取市場運作把住苗木關,對苗木的胸徑、苗高、土球大小都嚴格把關。狠抓綠化栽種質量,栽種上做到“三大一透”(挖大穴、施大肥、栽大苗,水澆透),養護部門對施工過程進行全方位管理,全過程監督,引進專業綠化養護隊伍進行科學管養,制定詳細的綠化管理計劃及管護標準,如互通綠化等都要明確兩年缺陷責任期,對新技術項目如自養式花池、綠化景觀樹等,將缺陷責任期延長至五年,保綠化長效。另外,在公司機關大院內建立苗圃基地,形成供應鏈,使補種苗木能夠與主線樹木規格同步、成長同步。
園林點綴 生態庭院散落其中
2010年以來,五年一次迎國檢,省廳和高速集團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梨溫高速著力于迎國檢,加快了“一大四小”綠化的完善和補充,并在此基礎上以“四容四貌”整治改造為重點,明確提出了“打造江西交通一流人文基地、打造江西高速一流生態基地”兩個基地新目標,將“一大四小”造林綠化的紅火場面轉到沿線各管理單位的庭院生態化、園林化建設當中,一年以來,在廣豐收費站,生態所站示范區已經具備雛形,在鷹西收費站,十步一亭,移步換景的人居環境已初見端倪,各管理處“一種三養”方興未艾時,公司機關大院近300畝種養園區又按計劃進行,各收費站改進人文環境的景觀園林建設、豐富員工精神文化生活的三室一廳等建設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展望不久的將來,眾多個園林化、生態化的管理處、收費站,像一串串點綴綠海花山的明珠,梯次散落在湖光山色的梨溫高速當中。(胡丹)
文化立綠 延續好原生態風貌
梨溫高速途徑三清山、龍虎山、龜峰等國家級旅游風景區,串聯方志敏故居、懷玉山根據地等紅色旅游線,武夷山脈上饒境內有道教圣地葛仙山,穿過東鄉段靜逸的湖光山色、鷹潭段奔向遠古滄桑的信江,上饒地區點綴低矮錯落的江南民居,盤桓公路之上、靜臥在高速兩側…自然的風景后是濃郁贛東北民鄉文化的散發。如何順自然之勢,延續原生態風貌,持續進行生綠、護綠、養綠的施工,梨溫公司專門成立“一大四小”綠化工作組,以文化立綠,以生態保護為主線,從2008年起每年投入專項綠化資金400余萬元,聘請園林設計專家對全線綠化按照保護生態、因地制宜、經濟可行、功能高效的原則進行設計,設計注重短期美化,兼顧長期效果,突出重點,不斷在整體綠化效果上打造亮點。每年植樹育林的季節,沿線全方位掀起“一大四小”造林種植熱潮,先后完成東鄉、鷹潭、上饒等三對服務區綠化改造工作,服務區高桿燈裝飾成綠化景觀樹造型,全線邊坡累計種植莢竹桃9萬余棵,種植各類苗木50萬余株,初步形成了林木護路、綠化長廊的景觀效果。
行態創美 主線上四季有花三季常綠
按照一年基本覆綠,兩年提高完善,三年大見成效的工作目標。2009年,梨溫主線實現了“黃土不見天,巖石不裸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翠綠梨溫的綠化蘊含了各種形態和神韻,主線綠化線條流暢、邊坡綠化靈動起伏、服務區綠化亮點閃爍、互通區綠化特色彰顯,寫好了一篇科學養護的綠色文章。兩年來,先后引進專利技術自養式花池試點,攻克了紅砂巖石質邊坡綠化的難點,消除了綠化盲點,在高邊坡上引進適合固土護墻的葛藤種植,有效防護了水土流失。為確保苗木的存活率及持續生長能力,公司采取市場運作把住苗木關,對苗木的胸徑、苗高、土球大小都嚴格把關。狠抓綠化栽種質量,栽種上做到“三大一透”(挖大穴、施大肥、栽大苗,水澆透),養護部門對施工過程進行全方位管理,全過程監督,引進專業綠化養護隊伍進行科學管養,制定詳細的綠化管理計劃及管護標準,如互通綠化等都要明確兩年缺陷責任期,對新技術項目如自養式花池、綠化景觀樹等,將缺陷責任期延長至五年,保綠化長效。另外,在公司機關大院內建立苗圃基地,形成供應鏈,使補種苗木能夠與主線樹木規格同步、成長同步。
園林點綴 生態庭院散落其中
2010年以來,五年一次迎國檢,省廳和高速集團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梨溫高速著力于迎國檢,加快了“一大四小”綠化的完善和補充,并在此基礎上以“四容四貌”整治改造為重點,明確提出了“打造江西交通一流人文基地、打造江西高速一流生態基地”兩個基地新目標,將“一大四小”造林綠化的紅火場面轉到沿線各管理單位的庭院生態化、園林化建設當中,一年以來,在廣豐收費站,生態所站示范區已經具備雛形,在鷹西收費站,十步一亭,移步換景的人居環境已初見端倪,各管理處“一種三養”方興未艾時,公司機關大院近300畝種養園區又按計劃進行,各收費站改進人文環境的景觀園林建設、豐富員工精神文化生活的三室一廳等建設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展望不久的將來,眾多個園林化、生態化的管理處、收費站,像一串串點綴綠海花山的明珠,梯次散落在湖光山色的梨溫高速當中。(胡丹)